發(fā)布時間:2009-11-03 08:33:21 訪問次數(shù): 佚名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
-
賈慶林:在中國道路上完善多黨合作制度
中國的發(fā)展前景無限美好
對中國政黨制度特點的理論認識
王珉: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
劉鶴: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
在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9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以黨在全國范圍執(zhí)政60 年為新的起點,全方位地規(guī)劃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其中第三部分著重闡述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其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學習的必要性。即:“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深入,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二是學習的總的要求。即“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guī)律、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抓緊抓好?!比菍崿F(xiàn)總要求必須著力的四個方面。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黨組織”。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要求是多方的。而其首要條件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從黨的歷史看,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在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方面,黨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借鑒這些經驗,并結合新的歷史實際的要求,提升學習的質量、提高學習的水平,對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是有益的。本文僅以毛澤東領導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情況為例。
一、充分認識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性及認真查找黨在這方面的差距,是增強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覺性的重要前提
眾所周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大力度引領,始自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在延安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這時,黨已經嘗受了黨的創(chuàng)立和大革命時期以及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嚴峻考驗、嘗受了抗戰(zhàn)初期的深重磨礪。在這一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主要領導者痛徹地感到,由于黨的理論準備不足,由于黨在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較大的差距,因而從主觀原因上給以往的革命造成重大挫折。
也是基于這種痛徹地感悟,毛澤東在全會上所做的《論新階段》的報告,其第13部分就是專講“學習”問題的。其中特別是分析了“中國黨的馬克思主義的修養(yǎng)”狀況和黨面臨的任務,強調了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方法對于黨的極端重要性。毛澤東指出:“中國黨的馬克思主義的修養(yǎng)”雖“已較前大有進步,但還說不到普遍與深入。在這方面,較之若干外國的兄弟黨,未免遜色。而我們的任務,是在領導一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的大民族,進行著空前的歷史斗爭。” 因此,“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的任務,對于我們,是一個亟待解決并須著重地致力才能解決的大問題”。為此,他號召大家“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特別是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工具——唯物辯證法”。 他還說: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并加速我們戰(zhàn)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工作。
根據(jù)毛澤東的講話精神,全會通過的《政治決議案》要求:“必須加緊認真地提高全黨的理論水平,自上而下一致地努力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學會靈活的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國際經驗應用到中國每一個實際斗爭中來” 。這次全會后,在毛澤東和黨中央的帶領下,以延安為中心、以干部為主體的學習運動空前地開展了起來。
這一學習運動的開展,為隨后黨的高級干部的整風學習和1942年2月正式開始的全黨的整風學習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黨的六屆六中全會距今已近71年,但它勇于正視黨在前進道路上存在的差距,特別是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差距,并從實際出發(fā),大力度地引領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做法,對我們很有啟迪。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