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民主選任干部的利弊
發(fā)布時間:2009-02-16 17:26:00 訪問次數(shù): 譚用發(fā) 信息來源:《學習時報》
-
凡事皆有利弊。如何正確認識和權(quán)衡民主選任干部的利弊,并在工作中興利除弊,扎實有效地推進擴大干部工作民主的進程,我們認為,當前應(yīng)以唯物辯證的觀點,著重從三個基本方面對此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是以全面的觀點認識利弊??疵裰鬟x任干部的利弊,既不可以偏概全,只看局部,不看整體;也不可不分主次和輕重,將利弊視為半斤對八兩;更不可走極端,即一談及“利”,便把民主說得完美無缺,一談及“弊”,便把民主說得一塌糊涂,竟無一點好處。在民主選舉中,有人落選有人當選,這本是平常事,尤其是差額選舉。然而,現(xiàn)在確有少數(shù)同志,一旦組織推薦的人選落選,就埋怨參會人員沒有與組織保持一致。而對代表聯(lián)合提名當選的干部,則懷疑他們都是靠拉票賄選上來的。有的甚至由此就認為“民主選舉的弊端太多”、“擴大民主是自找麻煩”。這種認識和行為顯然是片面的。組織推薦的人選在會上落選,首先要弄清是參會人員對候選人不了解還是候選人確實有問題。而由代表聯(lián)合提名當選的干部,不排除個別、少數(shù)人確有拉票賄選之嫌。但客觀地說,能夠得到很多會議代表真誠信賴的同志,主要是他們平時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干實事上,與群眾接觸比較多。由此可見,要想正確認識和把握民主選任干部的利弊,必須對利弊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二是以發(fā)展的眼光權(quán)衡利弊。眼下,有人將民主與效率對立起來,認為以民主的方式選任干部,程序煩瑣,效率低下,遠沒有過去那種由上級組織直接任命干部來得快,來得省心。不可否認,以民主的方式選任干部,的確增加了不少工作程序和行政成本。但要看到,必要的程序與繁文縟節(jié)絕不是一碼事。從實際情況看,現(xiàn)在,哪里的干部工作擴大了民主,那里的干部工作就會充滿生機和活力,那里的干部就會真正心系群眾。反之,哪里的干部工作不民主,那里的干部工作就會僵化,那里干部的眼睛就會一味朝上,工作中弄虛作假、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的現(xiàn)象就會比較嚴重。事實告訴我們,迄今為止,以民主的方式選任干部,雖存在這樣那樣一些不足,但同其他方式相比,是弊端最少,也是人民群眾最為滿意的一種方式。我們在權(quán)衡民主選任干部的利弊時,切忌用靜止、孤立的眼光看問題,以“小弊”否定“大利”,從而影響擴大干部工作民主的信心和決心。
三是以矛盾的方法興利除弊。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擴大干部工作民主,是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選好人用好人的重要保證。抓住了這一點,干部選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其次,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少數(shù)地方在選任干部中不愿或不敢擴大民主,這里的領(lǐng)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決這一矛盾,最關(guān)鍵的就是要消除領(lǐng)導者的思想疑慮,注重在增強領(lǐng)導者的民主素養(yǎng)、民主習慣、民主能力上下功夫。當然,對一些群眾民主意識淡薄、法制觀念不強等問題也不可忽視。要統(tǒng)籌兼顧,積極引導和指導群眾在民主的實踐總學習民主,促進民主的健康發(fā)展。第三,要堅持兩手抓,即一手抓興利,一手抓除弊。興利方面,要著力從真心誠意地相信和依靠群眾入手,認真落實群眾在干部工作的知情權(quán)、參與權(quán)、選擇權(quán)和監(jiān)督權(quán),把群眾的有序參與貫穿于干部選任的全過程,始終堅持將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意測驗的結(jié)果作為選任干部的重要依據(jù)。除弊方面,要著力從嚴明紀律入手,認真防范和抵制拉票賄選等不正之風的影響和危害。并對在執(zhí)行《干部任用條例》中不按規(guī)矩辦事,程序上搞“變通”、做“手腳”的,發(fā)現(xiàn)一起,從嚴查處一起。我們相信,只要將這兩方面工作都落到了實處,干部工作就一定會呈現(xiàn)出黨和群眾都滿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