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6-11-03 16:39:53 訪問次數(shù): 佚名 信息來源:上海基層黨建網(wǎng)
學院黨委書記當普通學生的入黨聯(lián)系人,這樣的新鮮事在民辦高校上海建橋學院早已不“新鮮”。2003年至今,身兼黨委書記的院長黃清云先后與三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結對”,幫助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培養(yǎng)可靠接班人”,民辦高??捎泻巫鳛??上海建橋學院近6年的創(chuàng)新實踐作出回答:學生黨建滾出“雪球”,思政教育浸潤心靈,德育融入專業(yè)教學。
“加入黨組織,我行嗎?”
黃清云坦言,民辦高校的生源大多高考成績不理想。不少新生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一句“加入黨組織,我行嗎?”放慢了向黨組織靠攏的腳步。
院黨委決定:教職員工中的全體黨員,包括黨委委員在內,都應承擔起培養(yǎng)考察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責任。信息技術系一位有50年黨齡的老教授,在與“結對”的入黨積極分子小陳談心時,輕撫自己已泛黃的入黨申請書,細述當年。
如今,學院已累計發(fā)展學生黨員220名,近三屆學生黨員,全都在畢業(yè)時報名要求支援西部建設,其中13人成行。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產(chǎn)生“雪球效應”:全校155個教學班,班班都有黨章學習小組;2916名在校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占全校學生總數(shù)38.9%。
開學第一課:問卷調查
計算機系二年級學生小林記憶猶新: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堂思政課,竟要做一份調查問卷。思政課教師楊傳珠說,了解學生困惑什么、質疑什么,才能在課堂上聯(lián)系實際,有的放矢。
每次迎接新班級,思政課教師宋艷華都會公布她的郵箱地址、QQ號碼,希望通過這門課,成為學生可以傾訴的朋友。如今,她已多了近二十個學生“Q友”。
牛頓的故事,數(shù)學課上聽
牛頓的三大發(fā)現(xiàn),就萌發(fā)于他的青年時代。當他回顧一生時深有感觸:“當年我正值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力最強的年華,比以后任何時期更專心致志于數(shù)學和科學?!蔽⒎e分課上,數(shù)學教師李生文為學生講故事。他說,希望大師、偉人的人生歷程,激勵學生更加珍愛青春。
在新聞傳播專業(yè)教師黃蕾蕾的課上,十分鐘新聞綜述是保留節(jié)目:由學生來說一周身邊事?!吧裰邸鄙蘸螅n堂聚焦中華英才;兩會召開時,同學熱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促進專業(yè)學習,也令年輕人在樁樁件件大事中學“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