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遠教 樹新風 構建和諧發(fā)展的新農村
發(fā)布時間:2006-10-12 09:33:51 訪問次數: 作者: 信息來源:來源:
-
自農村黨員群眾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桃源縣把開展遠程教育工作與構建和諧發(fā)展的新農村有機地結合起來,整合遠教信息網絡資源,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培訓、信息渠道和文化傳播載體的作用,真正讓農村黨員干部受到教育,得到實惠,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一、構建新的教育培訓平臺,提升黨員群眾的綜合素質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以信息化多媒體視窗形式讓農村黨員干部群眾表現出了很強的吸引力。我們要利用遠教平臺,從各方面提升黨員群眾的綜合素質,為建設和諧發(fā)展的新農村不懈地努力。
1、提高了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充分利用遠教天網和地網,讓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盡可能多的閱讀思想政治理論文獻、圖書,收看影視資料等。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把這些資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系統(tǒng)理論知識。如新《黨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等;另一類是先進典型人物與事跡教材。如《三十六載道班情》、《老干局長張曉玲》、《魂系田野》等,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教育學習內容,提高了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
2、提高了黨員群眾的致富技能。我們整合農辦、科協(xié)、畜牧、計生等技術部門力量,將制作的《布朗李栽培管理技術》、《無公害桃源大葉茶生產技術》等一批符合本地實際的“鄉(xiāng)土教材”下發(fā)到各個產業(yè)對口的鄉(xiāng)鎮(zhèn)、村、組。通過培訓,使一部分黨員群眾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此外,部分有外出務工意向的群眾通過學習電腦等專業(yè)技術,提高了他們自身的競爭力。
二、構建新的文化傳播載體,豐富農村社會的娛樂生活
農村先進的思想文化是團結農村共同奮斗的精神紐帶,是構建和諧農村的精神動力,要盡可能多的開展一些農民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行生活,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我依托遠教站點,組織農村黨員干部群眾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活動。一是觀看各種文化節(jié)目,倡導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黨員群眾通過觀看《常德是個好地方》等文化節(jié)目,既得到視聽的美好享受,也充分感受到近些年來農村可喜的變化。二是制作文藝節(jié)目,宣傳推介身邊典型。根據黨員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結合鄉(xiāng)土文化藝術形式,由宣傳、文化等部門聯(lián)合,排練制作了《魚鼓:遠程教育好處多》、《小品:老屋場的喜事》等文藝節(jié)目,到各鄉(xiāng)鎮(zhèn)巡回演出,受到廣大黨員群眾的喜愛。三是多方調動積極性,豐富黨員群眾的文化生活。為了調動黨員群眾的積極性,教會他們如何利用QQ進行網絡視頻聊天、下載聯(lián)眾游戲后打撲克、象棋、如何下載電影等等,加深了黨員群眾對遠程教育的認識,消除了神秘感,堅定了信心,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開闊了視野、豐富了文化生活。如寺坪鄉(xiāng)飛鳳山村管理員楊惠成,站點建成之初學習積極不高,在我們的引導下,學會了怎樣從網上下載電影、用QQ在網上聊天,讓他了解了電腦在生活中的作用,充分調動了他學習的積極性。
三、構建新的信息資源體系,搭建與市場社會溝通的橋梁
信息就是效益。當前,農村最缺的就是市場信息。桃源縣地復雜,大部分是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以前,信息不靈,市場不活,導致產業(yè)結構不優(yōu),產業(yè)規(guī)模不大,高品質的綠色食品沒有好的市場賣不上好價錢,大大制約了農村經濟發(fā)展。遠教站點的建成,為農村黨員群眾了解市場信息搭起了一座橋梁。一是找準市場出效益。黃石鎮(zhèn)養(yǎng)魚大戶張新成,2005年年初從網上了解到廣州淡水魚價格可能在3、4月份大幅上漲的信息后,過年時沒有像其他養(yǎng)魚戶一樣急于把魚賣出去,等到了3月中旬,他把魚拖到廣州銷售,獲利60多萬元,比往年凈增收10多萬元,一躍成為當地魚業(yè)首富。二是把握信息出效益。鐘甲鋪鄉(xiāng)陳家塔村支部書記夏福權,自村里遠教站點建成后,經常上網查找烤煙方面的信息,去年從網上得知煙葉價格比往年有大幅提高的信息后,帶領全村煙葉種植戶進行改種并擴大種植規(guī)模,去年全村共產煙葉600多擔,創(chuàng)收10萬多元,人均增收700多元。